7月15日上午8:30—10:30,包钢幼教处306会议室里气氛热烈,来自全国3地的幼教同仁怀着对幼教事业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齐聚一堂,举办新时代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专任教师培训暨教育扶贫专项培训动员会,拉开了全国新时代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教育扶贫的崭新序幕,也让包钢幼教人文素养引入课程在7个园所获得累累硕果的基础上,再登新高,迈向覆盖全处的新征程,凸显了包钢幼教在教育扶贫中的新使命、新特色、新亮点。
动员会由包钢幼教处副处长常青主持。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包钢幼教处、内蒙古固阳县教育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民族幼儿园、湖南省湘西铭诚教育总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拉克乡中心幼儿园近90人参加。
动员会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军作了动员讲话,他以《守初心、担使命,从源头上落实脱贫攻坚任务》为题,从听从党的指挥、抓住宝贵机遇、励志笃定前行、强化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站在从源头上深化教育改革、抓住脱贫攻坚根本、搞好主题教育活动的高度,深刻的诠释了人文幼教家园共育共治项目的现实价值、深远意义和实施策略,提出了“7十7结对帮扶模式”和包钢幼教处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必将发挥的突出作用,让全体与会人员形成了对人文幼教事业的高度认同,激发了对教育扶贫项目的责任担当,确立了主题教育活动的新载体、新任务、新尺度,实现了站位再提升、思路再开拓、理念再生华,为培训班学员勇担使命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动力。
内蒙古固阳县教育局副局长梁超群在讲话中以真挚的情感,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通过教育扶贫项目给予的帮助、支持表示感谢,向包钢幼教处的积极引领表示感谢;同时也以幼儿教育的专业视角及对未来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在固阳县落地、开花的迫切期待,对本次固阳县派出的28名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倡让幼儿与真、善、美同行,争做终身学习的体验者。
包钢幼教处处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特邀研究员蔡彦萍在讲话中,用详实的数据以及幼儿、教师、家长的真实转变证明了何庆研究员35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具有的科学性与实效性,通过具体细致的讲解,为参加此次培训的湖南、四川、包头的各个幼儿园实验班专任教师们进一步做好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项目加油鼓劲,增强信心,并表示未来在教育扶贫工作实施中,包钢幼教将一如既往的发挥好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积极配合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落实“7十7结对帮扶模式”,将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在教育扶贫点深入推进,落到实处。
固阳县民族幼儿园副园长韩鹏英、包钢幼教处第四期专任教师——真奇妙科技幼儿园教师潘璐代表园长和专任教师在动员会上发言。她们一致表示,在今后课程实施过程中,将把握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功成有我的责任感和立德树人的使命感,勇于承担、敢于挑战,全身心投入到人文素养课程实施的实践中,让“好与坏、对与错、是与非”扎根孩子心中,为幼儿的终身发展立德根,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基础、做贡献。
同时,从7月15日至19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秘书宋建宇、教研员杨莉莉、包钢幼教处保教部部长张莉将利用四天半的时间,指导包钢幼教处及固阳县教育局的专任教师进行无生试讲,来自四川、湖南的三位园长现场观摩,为下一步人文素养引入课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会后,赵志军主任和蔡彦萍处长,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向固阳县教育局副局长梁超群同志颁发了教育扶贫专项研究项目委托书。
文字、图片:陈超 王元元
图文编辑:兰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