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首页 > 人文家教 >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扔掉坏习惯
时间:2019-05-09点击:2595

今天5月6号,是二期开展小班人文素养培育引入课程的第一天。作为老师的我好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

“好习惯与坏习惯你选哪一个,”通过讲述好习惯与坏习惯的理解、体验和体感动作去感染孩子们强化记忆,帮助他们建立心理机制,从而自行判断怎样区分好习惯与坏习惯,孩子们的改变深深地打动着我。

班上的涵涵是一个常规不太好的孩子,而且挑食比较厉害,上完人文素养培育课后,我特别关注到了这个宝宝:涵涵对课程特别感兴趣。课上老师在讲述好坏苹果时,他兴奋地回答问题总是不停地插话,坐姿也不端正;下课后我便找来一个特别坏的苹果与他开展谈话。“涵涵,你看这是什么?”涵涵一脸嫌弃的表情用小手推着我的手说“真难闻”,“那你喜欢坏苹果吗?”我继续追问,他的小脑袋像个拨浪鼓一样摇个不停,还不停地说“扔掉!扔掉!”借势我又问:“你想一想坏苹果代表着什么坏习惯”“比如上课插嘴、打断别人说话……”涵涵眨了眨眼睛,好像意识到了。我马上反问他,涵涵知道自己的坏习惯,所以一定要把它扔掉,你能做到吗?他点点头表示能做到。我把坏苹果轻轻地放到他的手上,他高高地举起扔到了垃圾桶里。我用手势鼓励他,他特别高兴。

到了晚上开饭的时间,我再次观察涵涵:先是把自己喜爱的肉菜吃了,吃到最后,看着平时不喜爱的蔬菜,悄悄的在桌子下做了2遍坏习惯扔掉的动作,脸上露出喜爱的笑容,一口一口地把不喜爱的菜吃掉了。这一切看在眼中,身为老师的我倍感高兴,在送回餐具时,我特意说:“涵涵今天把不爱吃的菜也吃了呀!”涵涵脸红了,告诉我:“老师,我今天是使劲吃完的,挑食是个坏习惯要扔掉。老师,其实那些菜的味道也没那么讨厌”。

看到涵涵的点滴改变,我深深感悟到人文素养课的魅力。同时也忧虑,素养培育任重道远,孩子的年龄小,很多好习惯的建立都需要日久天长的强化、固化才会有持久的效应。所以,我认为20-30分钟的课程固然重要,但是一日生活的渗透才是持久培育的重心。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观察孩子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不失一切教育契机去培养孩子,这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我坚持,孩子就能坚持、家长更会跟随,让我们为扔掉孩子的坏习惯努力前行。

 

 

包钢八园小班  孙艺祯       

2019年5月6日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