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首页 > 人文大中小幼婴 >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根之茂者其实遂 膏之沃者其光晔
时间:2019-04-08点击:2872

——《人文素养》引入课程观察随想   陈承琳

 

《人文素养》启迪小班引入课程完美进入尾声。作为包钢幼教首批实验园、实验班教师我们与家长一起携手共进,像农夫一样勤恳耕作成果显著:一是孩子们的人文素养的种子的以扎根,留下好习惯、好品质、扔掉坏习惯、坏品质等心理机制得以初步建立;二是老师们理解了厚重到简约,从复杂到简单的人文教育理念,教学活动不在于拘泥于解决当下问题,更着眼于幼儿未来的发展;三是家长们对人文素养培育重要性的认知和觉醒得以不断增强,通过老师们每天不间断的指导和带动,让所有的家长都积极地参与到了幼儿人文素养培育中来,成为了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的受益者和课程的共同责任者。

通过这四天的引入课程,我发现本班幼儿的行为习惯方面得到很大的进步。如:闫坤小朋友不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边让幼儿将教具分类摆放,在撕外包装时,老师说你能帮我吗?闫琨会帮忙,在别人分玩具时,闫琨会伸手,但又会缩回去。闫琨小朋友在老师提出希望得到帮助时,他会愿意帮助你,但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不会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沟通,不说话,说明孩子不自信,不会与他人沟通。通过人文素养启迪课程,家长的配合下闫琨小朋友改变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变得比以前主动了很多。

纳钦小朋友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也比较散漫、随便。在活动中喜欢随便走动,注意力不集中,在4月1日的人文素养集体课程中,因为喜欢吃“好苹果”,几次自己跑去拿好苹果,不能注意听老师讲话,在区域游戏中也不能安静,专心的游戏,经常去惹别的小朋友或者自己在洗手间和活动室之间跑来跑去,吃饭的时候,和别的小朋友做游戏,典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活动力很强。经过与家长沟通交流纳钦小朋友平时在家里老人、父母孩子疼爱有加,所以造成该幼儿自由散漫,行为习惯较差,且十分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在上幼儿园前,家中一切事物都是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也往往处于对孩子的爱而满足孩子,这样就给孩子产生了错觉,以自我为中心。通过四天的《人文素养》引入课程,纳钦小朋友的变化很大,回到家自己主动洗脚、洗袜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时也能主动分享玩具了。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家庭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对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要为幼儿做表率,为幼儿提供动手的机会,不要什么事都要包办、代替等。只有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要求,才能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养成。           

通过这几天的《人文素养》启迪课程,经过我们追踪的教育,现在蒙古班的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由于小班幼儿情绪作用较大,习惯坚持性还不强,所以还需要教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真正走进幼儿,看待幼儿不同差别,学会等待,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想这就是《人文幼教家园共育共治》启迪课程的作用。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要为幼儿从小立德根,从根基上下功夫,自然会有显著成效。历史有其规律和逻辑。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