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总结交流会现场
2019年8月25日,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总结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家机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学校、企业、科研机构和实验基地的领导、专家、学者、代表共百余人齐聚一堂,围绕“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推进和拓展推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清华大学前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胡显章,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专职副秘书长陈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满生,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庆,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首席专家黄书进,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车集团宣传部原部长曹钢材,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建筑集团公司装饰公司党委副书记陈莹,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陈墀成,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政工部副主任徐耀强,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芳,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军,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炳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蔡文鹏,广东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戴庆洲,清华大学马克思恩格斯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韩立新,黑龙江省大庆市教育局局长韩迈,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局长张克彬,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纪秀君主任,清华大学出版社第六事业部总经理王敏,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徐向东,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长春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鸣晖。会议由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军主持。
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赵志军主持会议
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专职副秘书长陈东平在致辞中表示,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坚持从娃娃抓起,探索完善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幼教新模式,构建形成的立德树人新途径新方法,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充分发挥学术组织的智库与平台优势,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和组织凝聚力,在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团结更广泛的教育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为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提高德育质量做出更大贡献。
全国党建研究会原专职副秘书长陈东平致辞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在致辞中强调,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为当代中国的立德教育开创了新模式,在没有足够的平台和资源支撑这项开创性、难度极大的基础性工作前提下,何庆研究员及其团队多年来始终坚持坚韧坚守,精心组织实施系列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探索,在推进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创新发展,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中取得了宝贵经验和重要成果,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付出了艰苦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刘琦岩致辞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首席专家、囯防大学原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黄书进代表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作了“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研究与实践”总体报告。“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的提出依据,源于何庆研究员及其团队提出“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幼教新理念新模式,她运用长期研究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回答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做法,坚持制定科学、严谨、可行的实施方案,坚持探索家庭、幼儿园、政府、社会合力育人新体制机制,坚持分层次“人文幼教”和“人文家教”培训,坚持以幼儿人文素养启迪课程为载体,坚持建构人文素养培育评价量表等。“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体现在验证完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的幼教新模式,促进幼儿自立、自强、自尊心理机制的建立,锻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高素质、专业化的立德树人幼师队伍,增强幼儿家长的育人主体责任,促进家庭文明和谐,形成全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为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开辟了一条新路。
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首席专家黄书进
作“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研究与实践”总体报告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满生在讲话中指出,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是我国人文教育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17年成立以来,坚持学术强会、服务为本的办会特色,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体理事,认真落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在教育扶贫、服务基层、规范发展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基层广大教育工作者高度赞扬。特别是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文教育模式,组织实施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取得良好成果,希望进一步发挥理论研究、学术平台、专家智库优势,通过宣传推广该项目,大力提升实践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让更多城市、幼儿园和家庭、企业了解、关注、支持,唤醒更多家长重视人文素养,肩负起“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使命,积极为基层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服务,把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研究与实践引向深入,在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周满生讲话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张炳辉发言
大庆市幼教中心主任孔玉华发言
包钢幼教处处长蔡彦萍发言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副局长梁国洲发言
包钢幼教处第八幼儿园园长代表钱丽丽发言
广州市花都区幼林培英幼儿园教师代表宋苑彤发言
大庆市幼教中心第三幼儿园幼儿家长代表刘家朋发言
清华大学前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胡显章表示,何庆及其团队30多年潜心研究,做了大量实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文素养培育体系,人文幼教是个开端,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希望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受益。
清华大学前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胡显章讲话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军教授表示,社会治理重在源头治理。何庆研究员及其团队研发的人文素养引入课程,从幼儿人文素养培育入手,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从小消除幼儿身上常见的心理问题和不良习惯,起到了社会问题源头治理的巨大功效。我们的大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都应该以此为借鉴,用好方法、好机制有效解决思想道德问题。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军讲话
面对幼儿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新篇章的蓬勃开启,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实践的原创者、推动者和组织者、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庆研究员表示,切实抓好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的立德树人奠基工程,为孩子成长立德根,为社会治理打基础,为民族复兴育新人,积极创构人文素养家园共育共治模式,让更多生命迸发出向上的活力与人性的光芒,是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和一名人文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