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10-82152253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首页 > 人文家教 > 理论研究 心得体会
我的收获远远大于孩子
时间:2019-11-22点击:2793

迄今为止宝宝的人文素养课程已开展了十天,作为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我想说我的收获远远大于孩子的收获。想必这也是此次人文素养家园共育课程的魅力所在,让我也认识到作为父母在培育孩子这条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每一步又必须走的扎实稳定。因为现在走的一小步奠定孩子日后成长路上的每一大步。短短十天的人文课程,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同时也让我深受启迪!

之所以感受较深,是因为在这期间发生了一件让大家不愉快的事,王译澄在和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咬伤了同班的小朋友,虽然对方父母表示不严重,但我还是内心充满了愧疚,自认为是因为自己疏于对孩子情绪疏导方面的教育造成的。爷爷告诉我孩子当时也害怕极了,一边哭一边躲,所以也没当面批评他。回家后我问他“你为什么咬伤小朋友?”他攥着拳头回答我“哼,我生气了!”我蹲下来抱着他说“宝宝可以生气,可以发脾气,但是咬人本身是不对的,你咬伤了小朋友他该多疼,他的爸爸妈妈该多心疼!”他委屈地躲在我怀了哭了好久。在长辈们看来也许觉得没关系,孩子打闹受伤在所难免,但在我们看来正是因为孩子年龄尚小,缺少区分对错的能力,作为家长更应该时刻关注并及时帮助孩子正确区分行为的好与坏、对与错,而不是总以他还小为借口,因为教育无小事,成长不等人。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说了事情的经过,也觉得我们需要和父母好好的坐下来谈一谈,告诉他们应该如何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做到不娇惯、不纵容。小家伙一路上也没说话,看得出来他知道自己做错了,我告诉他“做错了也没关系,因为谁都会犯错,爸爸妈妈也不例外,我们做错了会主动承认错误,这是好品质!而且我们相信你同样也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他冲我点点头,到家之后将鞋主动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也许他的改变需要一点一点开始,问题也需要慢慢改正。

其实我比较了解孩子的个性,他天性聪敏,善于观察,关心父母,但又有点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被表扬被肯定,抗挫折能力差。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品质也侧面反应了我们的教育方式,过多的鼓励式教育会让孩子产生过多的优越感,今后培养孩子的逆商将是教育的重点。一个可以正确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孩子,才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加平稳。

孩子不能一夜长大,正如教育无捷径可走,人文素养教育更多的是行为习惯的点滴培养。重视孩子行为关键期的培养将刻不容缓,作为父母我们将肩负起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职责,给予爱的同时给予成长的自信和勇气!相信课程结束后我们都将收获更好的自己,也感谢辛勤付出的园丁们,感谢你们用爱和无私包容了孩子们,愿我们家园共育,携手共筑美好未来!

 

 

包钢蒙古族幼儿园牡丹花班

王译澄妈妈:马娟 

2019年11月21日 


京ICP备18049698号 -1|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文教育专业委员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lc787